• 00后殺入職場:淺做一下,不行再說

    以下文章來源于塔門 ,作者工作不迷茫的門
    塔門.
    DT旗下青年文化觀察IP。看看不一樣的 Ta 們。
    ▍鹽財經
    作者 | 菜乙己
    編輯 | 王朝靖
    來源 | 塔門(ID:DT-Tamen)
    那些曾經也有過職業理想的00后,現在都在「淺活一下」:畢業的關口越是逼近就越迷茫,心有宏圖而不敢展。
    他們一邊擔心在體制內養老失去競爭力,一邊又希望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兜底;
    一邊對大廠的996加班35裁員深惡痛絕,一邊又渴望高薪有保障的大公司長臉;
    一邊深知學歷貶值讓考研性價比越來越低,一邊又不得不為了那零星丁點的競爭力,與千軍萬馬再過獨木橋;
    ……
    這批陷入矛盾的00后,正在日益逼仄的職場現實中,負重前行。
    00后「淺學」:什么都淺淺做一下,什么都淺淺試一下
    「躺平」這個詞現在好像經常包含著一種:我有主觀能動性,我「選擇」不參與內卷,我「選擇」躺平。而事實上這真的是一個選擇嗎?
    很多人連「卷」的資格都沒有。
    或者說,「卷」的入場券已經門檻高到無法進入了,那剩下的每個選擇看起來自然都很「躺平」。
    躺平之后,擺爛緊隨。這其中語義升級,情緒螺旋上升。但用詞的主人越是強調主觀能動,聽起來越像是被逼到絕境。
    如果因為幾率非常小而不去做,真的可以算做主觀能動嗎?如果高考分數剛過一本線,志愿不寫清北,是因為主觀能動性上不想上清北嗎?
    「如果努力沒有意義,那就算了吧。」
    繼卷和躺之后,年輕人中開始流行起「淺學」:什么都淺淺做一下,什么都淺淺試一下,反正也死不了。
    @一只羊
    01年,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大四
    我的理想工作,be like導演、編導、活動運營。但不想做短視頻(純純來自學院派的鄙視)和新媒體(實習過覺得沒意思)。
    這次考研瞄準中傳,是高考錯失的夢校,進到復試刷下來,總分就差了3分。
    目前的選擇就剩下:1、找大廠工作;2、進體制內;3、繼續考研;4、留學。我的個人傾向排序是1432。還是比較傾向去大廠,雖然工作不會輕松,行情也不太好。我有秋招簽了大廠的同學被解約了。但是我目前最好的選擇。
    不想進體制,可能叛逆……因為家長都傾向體制內。我也受不了體制內一些酒桌文化啥的。
    我現在的狀態就是:躺在床上就開始焦慮emo,影響睡眠。半夜焦慮,中午睡醒,導師催我改論文就淺改一下,同學約我自習學雅思就淺學一下。我這個月一個簡歷都沒投。主要我沒想到考研復試會敗,復試成績出來的時候春招就快結束了。
    我已經跟我爸媽傳達了我可能要回家啃老了。他們說也行,反正大環境差。但最多啃一年。媽咪希望我繼續考研,但我不愿意。
    我們班一共30個人,6個保研,3個申了港校或國外學校,3個簽了offer。剩下的都跟我狀態差不多,我身邊女性朋友都開始學雅思了。男生無所謂,攝影攝像這種崗都只限男生,好多文職崗也只限男生。
    疫情之前對專業是有(熱情)的……一直堅定覺得自己是中國電視的未來。現在覺得,中國電視已經沒有未來了。
    今年夏天畢業咯,看哪里有公司收我就去哪個城市,已經不挑咯。
    00后「過渡」:先考個研再說
    00后正在面臨「進步式落后」的處境。
    大學畢業生規模逐年攀升,2022年中國大學畢業生預計將達到1076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宏觀的學歷「進步」下,卻導致了個人因學歷貶值而遭遇的「落后」。
    根據教育部官方數據,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457萬,創下歷史新高,增幅達到21%。新東方發布的《23考研年度報告》預計,2023年考研全國報名人數可能突破520萬,《2022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白皮書》顯示,面對“畢業后是繼續深造還是直接工作”的問題,有54%的受訪者希望繼續深造。
    與此同時,中高端崗位的增速并不能追趕上研究生人數的增速。低端藍領崗位招不到人、中端崗位招研究生不招本科,本科生就只能繼續考研。高端崗位僧多粥少,進一步造成人才學歷擠壓,不卷就會被別人擠下去。
    而對于那些「不想卷,也卷不動」的00后來說,考研只是一個過渡期,拖延一些時間,希望未來能有別的契機。
    @小翊
    00年,建筑專業,大五
    一般建筑專業畢業會先進設計院,從畫圖工做起。過幾年升遷的話,才能負責一些建筑設計、城市空間設計相關的任務。但設計院的工作很繁瑣,也會經常熬夜。因為下學期才要實習,所以其實我還不是很確定我能不能適應設計院的工作。
    所以也是想著考研是個過渡期,如果順利的話,研究生畢業后再找相關的設計院工作,或者考公務員,就是比較按部就班的規劃。
    感覺基礎建設其實趨近飽和了,之后的建筑設計可能需要考慮其他更多復雜層面,所以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確實比前些年衰落很多,跑路的人越來越多,我周邊考研出國的也有蠻多的。
    感覺我和周邊的朋友,不管是哪個專業的,大家其實都沒有非常奮進的念頭。
    可能也是因為對本專業沒有足夠的熱忱,都想混吃等死。我們都很清楚自己對現在所進行的課業工作有多大的熱忱,也能清楚感覺到自己呈現出來的東西和那些真正熱愛這個行業的同學的差距。
    你工作時的痛苦和對這種差距的明確會讓人覺得自己不適合這行,所以就會想不斷擺爛。但完成作業又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就是很容易都拖到最后潦草完成。感覺也是因為這種心理,所以身邊想考公務員的人也多了很多,確實比正常工作輕松一些。
    如果有契機的話,我可能會更傾向轉行(不是00后代表,是擺爛代表)。轉行的話,對口的可能就是房地產。我個人傾向的可能是策劃方面的工作。
    00后「回家」:大廠夢碎之后,有編有娃(?)有副業
    一個00后如果沒有得過「大廠綜合征」,那ta的青春就是不完整的。
    其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從對大廠向往、執著,到幻滅、逃離。
    996、猝死、裁員、35瓶頸……短短幾年間,大廠的關鍵詞已經不再只有光鮮亮麗。雖然依然有前仆后繼的畢業生削尖腦袋想擠入大廠的圍城,但越來越多00后在認識到大廠工作現實后選擇了進入另一座圍城:體制內。
    除了「養老」,許多00后進入體制內的另一個原因是:能夠有充足的時間發展副業。只有在擁有「鐵飯碗」兜底的前提之下,年輕人才敢將天馬行空付諸實踐。
    當然,父母的支持,對習慣了中國式家庭庇護的00后,也至關重要。
    @小山
    00年,信息管理專業,大四
    我們這個專業雖然發的是文科的學位,但其實計算機專業課,除了物理和電工,我們都學。大學四年把c,c++,r,java,Python,這些計算機語言都學了一遍。這之外還學了一些財務管理還有會計的知識。
    我們專業最對口的崗位是互聯網的產品經理。這個活就是什么都會點,但沒技術會那么多那么精,然后還要會管理知識,很累,很消耗,但也賺得很多。
    所以大學的時候一直挺想做一下互聯網。第一份實習就去了大廠,做市場部,用戶增長業務。做了之后感覺,就是名正言順的傳銷,和賣保健品沒什么區別。意識到了這可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去年九月的時候,決定了研究生要跨專考會計。
    想考公的理由很簡單:不會被辭退,考上了就可以躺一輩子了;按時按點下班、有休息日、不用為了留下來去加班內卷;可以有自己的空余時間,做點別的事情。
    這些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之所以跨專業考研,一方面是因為沒有長期規劃,都快畢業才決定的,可能需要到研究生再過渡一下。
    另一方面,我本科這個專業報不了計算機的崗位,只能和普通文科一樣,報三不限的文職崗位。相較而言,會計專業的崗位就會比較多,而且本科我也學了點相關知識,不算太跨。
    不僅我自己想回家這邊來。我爸媽也讓我考公。
    我自己做追星類自媒體賬號積累了一些經驗,還打算做自媒體短視頻那些。我和爸媽商量的是,他們支持我做,但讓我有個穩定的工作,然后他們可以給我拿錢,支持我干啥都行。反正也是和爸媽都說好了,生活沒什么壓力,也不需要賺太多錢。
    大概是一種「有編有娃有副業」的生活……但「有娃」還不好說。
    原標題:《00后殺入職場:淺做一下,不行再說》
    0 條回復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
    個人中心
    購物車
    優惠劵
    今日簽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